
上周和同事吃饭,人生买了第一次即刮型彩票,一张20元,五个同事一人一张。
买了之后,立马拿起铁片开始刮刮刮,刮ing时候的心里状态真的是脑袋充血,感觉心里像一团热火充斥五脏六腑,眼睛只聚焦于那片灰色待刮区域,每刮出一块没中奖后,心里一冷,继而继续盯着下一个灰块,希望在下一个灰块刮出中奖字符。
就这样,一块一块刮,终于在一张彩票全部刮完,发现一个也没中后,仍然不相信,反复查看刮出区域,最终才接受了事实。
这个时候脑袋里突然一个声音想起,是不是应该再买一张碰碰运气?我的20块钱已经失去,我是否应该用下一个20元来弥补沉没成本?
人类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,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,叫损失厌恶。
损失厌恶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,指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远高于对同等收益的偏好。简单来说,失去100元带来的痛苦,可能需要获得200元甚至更多的收益才能平衡。这一现象揭示了人类决策的非理性特征,挑战了传统经济学中“理性人”的假设。
人类大脑对概率的认知存在先天缺陷。当投资者在股票论坛看到"连续三天涨停"的K线图时,与赌徒看到轮盘连续开出三次红色时的神经反应如出一辙。这种对随机事件的模式化解读,本质上是大脑为节省认知资源进化出的生存策略。
损失厌恶的神经机制更让理性决策雪上加霜。核磁共振研究显示,损失1万元带来的痛苦强度是获得1万元快感的两倍。这种不对称性导致投资者在熊市中死守亏损股票,正如赌徒在连输后加倍下注。
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中,人们将球茎价格的几何级数增长视为必然规律
18世纪的南海股票事件中,人们认为南海公司的股价视作永不会跌
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前夕,87%的个人投资者拒绝止损,他们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被杏仁核劫持,陷入了与赌徒无异的生物本能困境。
1929年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二,20世纪的互联网泡沫,当代中国的房价持续走低
一切的一切都让人类的认知缺陷暴露无遗,总是认为这一波我能赢!
所以当我花了20元买了一张彩票,刮完所有灰块后发现一分钱都没中,这种失去20块的痛苦,远比我赢100块来的大多的多。因此心里的小恶魔就不断在挠我痒痒,让我再花20元,争取下一次把损失的20元弥补回来。
就这样,一步一步,损失厌恶的小恶魔不断在你大脑里种下:
“再来一把吧,就有机会翻本,之前的损失会在下一把统统回来”
“再来一把吧,就有机会翻本,之前的损失会在下一把统统回来”
“再来一把吧,就有机会翻本,之前的损失会在下一把统统回来”
。。。。。。一步步堕入深渊。
贝佐斯曾询问巴菲特,为何他的价值投资理念如此简单却鲜少有人效仿,巴菲特回答:“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”
人性中的贪婪、荒谬、愚蠢,在生活工作中可能杀伤力不太大,但是一旦到了赌场,到了投资市场,人性的缺点会倍几何级数放大,这个时候面对你的将是无尽的深渊。
投资,到最后就是和自己人性的博弈。
你永远是和自己在战斗。
祝大家在这波东升西落的史诗级行情中,赚大钱!
共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