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AI智能文摘
记者的一通电话,让乔丹·格雷厄姆陷入了沉思。
“我大概从未与人聊过这行为看起来如何,”这位莱顿东方队的边锋说道。
类似的话题也让大卫·普罗顿的思维开始运转。
“这是个绝妙的问题,”这位从英超中场转型为体育评论员的球员说,“真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。”
我们谈论的是吐口水。并非那种针对对手、令人愤怒的恶意唾弃——这种行为常令现役及退役球员(包括阿兰·希勒)勃然大怒;而是日常比赛中司空见惯、普通至极的行为,在职业足球场上频繁上演,以至于格雷厄姆承认,自己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这么做。
“我确实会吐口水。正因如此,当你们提起这个话题时,我立刻感到好奇,因为它的确是个相当小众的议题,”他说。
格雷厄姆和普罗顿同意就此与我们畅谈一番,这一举动的意义或许比表面看来更为重大,因为其他几位被联系到的现役或退役球员,要么婉拒,要么干脆无视了同样的请求。
似乎在足球圈内或边缘地带,许多人并不完全乐意讨论吐口水这个话题。
但这位曾效力于狼队和伯明翰城的球员,至少愿意提供一些理论,解释为何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会频繁地向地面吐口水。
“原因有几个,”他说,“首先,人是环境的产物。
你看足球就像一个大家庭,你所崇拜的人一直在这么做,于是突然有一天,当你踢球时,你也开始这样做;然后你会看到13岁以下的小孩也在模仿。因此,当你日复一日地目睹这一切,它几乎就成了球员们的第二天性,这也是它能在足球界延续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。”
这种习惯性的解释,或许能说明为何足球运动员会例行公事般地吐口水,而网球、田径等其他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却极少被看见有此举动。
“这几乎成了一种默认行为,”曾在诺丁汉森林、南安普顿和利兹联等俱乐部出战超过450场职业比赛的普罗顿说道。
“就像是:‘比赛暂停了,让我把所有事情理一理——袜子、短裤、球衣……还有嘴巴。’ 所以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仪式感。
“但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,如果你走在街上,有人随地吐痰,你的第一反应会是:‘天哪,你在干什么?’ 但一旦你穿上球衣,某种心态就会转变,什么行为可接受、什么不可接受的界限也随之模糊。
“足球中有许多行为,若放在生活中的其他场景,绝对是完全不可接受的。比如在球场上冲到别人面前大吼大叫,骂他滚蛋,你可能只会吃张黄牌;但在任何其他职业里,你早就被开除了。
“我现在是一名退役球员,从事体育广播工作,也是一位父亲,努力教导孩子们礼仪、尊重他人以及基本的道德标准。如果我和儿子走在街上,他随地吐痰,我会立刻严厉训斥:‘抱歉,你到底在干什么?’ 但在足球世界里,这却成了可以接受的事。”
因此,习惯与普遍接受的态度,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这种行为在足球中如此普遍,而在体育世界的其他角落却备受诟病。
但这项行为最初被采纳,必然有其缘由。正如普罗顿所言,这并非正常行为。
2016年,荷兰科学家安东·利赫滕贝格、埃文·李姆、亨克·布兰德和恩诺·弗曼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,运动可能导致人体唾液暂时性变稠,这可能是由于唾液中一种名为MUC5B的凝胶形成型黏蛋白(一种蛋白质)分泌增加所致。
伦敦国王学院口腔生物学教授盖伊·卡彭特向记者表示:“已有若干研究探讨了运动时唾液的变化。一些研究显示,运动时唾液腺分泌的蛋白质含量会增加。
“其中一类被称为黏蛋白的蛋白质,正是赋予唾液粘稠、黏滞特性的物质。它们存在于人体所有的黏膜层中,肺部、肠道、眼睛乃至全身各处都有。这些糖蛋白有助于防止黏膜干燥,因为所有黏膜都以某种形式暴露在空气中,容易失水。
“这些糖蛋白能够锁住水分,维持正常的湿润感。然而,当你运动时,呼吸急促,这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干燥作用。因此,剧烈呼吸带来的空气干燥效应,很可能导致唾液变得粘稠。”
对格雷厄姆而言,吐口水的动机不仅源于习惯,更涉及科学层面,但他的理由恰恰与唾液过多相反,而是唾液不足。
“有时你的口腔会发干,可能是因为摄入了过多咖啡因、电解质或碳水化合物凝胶,或者因为紧张等等,你试图让唾液重新回到嘴里,”他说,“你开始吐口水,唾液也就随之回来了。
“有时候我会吐口水,是因为赛前摄入了大量咖啡因凝胶导致口干,或者在紧张时刻也会如此。
“我相信其他人也能理解,不只是在足球中,在某些情境下,你会有种即将呕吐前的感觉,那时唾液匮乏,你便开始吐口水,试图重新产生唾液。在足球比赛中,高压时刻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——比如你首次替补登场,或是主罚点球,又或是在最后一分钟获得机会时。
“人们在足球中这么做的原因多种多样,但它会长期存在,因为当你成长过程中,每天身处那样的环境,周围人不断重复这一行为,就很难根除。信不信由你,这行为是有目的的,但我完全理解为什么普通球迷会困惑:‘他们到底在干什么?’”
因此,从球员到科学家,关于足球运动员为何吐口水,存在着从生物学到习惯再到文化的种种理论,但尚无定论,无法解释为何其他精英运动员能做到不吐,而足球运动员却难以避免。
但有一点是明确的:这场讨论本身,已让格雷厄姆和普罗顿陷入了深思。
“我有个13岁的儿子,在哈德斯菲尔德镇的青训营,还有个15岁的女儿,是北约克郡的曲棍球好手,”普罗顿说,“所以我观看两组青少年体育比赛。据我观察,我儿子和他的同龄人目前还没有形成吐口水的习惯。
“所以一定存在某个转折点,我不知道这是否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,也不知道是否与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内容有关。但我清楚记得,当我还在踢周日联赛并逐渐进入更高水平时,我父母对此态度坚决,我父亲称之为‘在球场上乱吐’的行为绝不允许。
“他总是说:‘我不需要看到你吐口水,伙计。’ 我也一直觉得没必要这么做。
“当记者问我这个问题时,我就在想:‘好吧,得好好想想。’ 因为我知道,读你们文章的人可能会说:‘我见过他在斯肯索普踢球,那会儿他满地乱吐。’
“也许我偶尔确实这么做过,但因为我父母的影响,以及可能因为在诺丁汉森林青训营时保罗·哈特担任经理——他对球员对待裁判、对手、对方教练和工作人员的礼仪要求极为严格——所以吐口水是必须避免的。
“足球运动员为何要吐口水?我不知道,但这真是个绝妙的问题。”
格雷厄姆同样不确定确切答案,但他承认,仅仅是这次对话,已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。
“现在,除非我觉得吐口水对我有益,否则我会刻意努力去停止这个动作,”他说。
“在足球中,我对吐口水几乎已经视而不见。可能,如果我和妈妈一起看比赛,镜头拉近某个球员,他刚错过一次机会,或只是站着等待VAR回放,突然毫无征兆地吐了一口,我妈可能会问:‘他为什么要这么做?’ 镜头可能在他身上停留一分钟,这一分钟里他可能吐了三四次,我都不会注意到。
“因此,当你身处那种日复一日的环境中,你就会习以为常。但我完全理解,那些观看足球的局外人会质疑,会纳闷他们究竟为何要这么做。”